查看原文
其他

领航校长故事 · 巴蜀马宏:用“做的哲学”定义教育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8-28

领航人物: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  马 宏

推荐基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点评专家: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鲍传友


人物小传:

马宏,重庆市巴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


校长和学校的故事常常掉在时间的夹缝里,或温暖,或苦涩,或奇崛,总会闪现异样的色彩。认识校长,还得从校园的角落和时间的夹缝里寻找那些故事,因为,故事是校长与学校脉搏一起律动的证明。


马宏就有这样的故事。


马宏,一位小学校长。从1986年进入重庆市巴蜀小学,到2009年年初,她被推上校长的岗位,如今30年过去了,她扎根一个地方,坚持一件事情……打捞起那些马宏与巴蜀小学的故事,可以去认识和发现马宏,认识和发现巴蜀小学。这些故事不一定有什么丰富的情节,却充满了无限的情怀。这是马宏的宏大叙事,显现出巴蜀文化的“如山”“似水”,显现的是一位小学校长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和大定力。



用“做的哲学”编织学校文化:办学要有对哲学的邀请


马宏与学校的故事是关于“做的哲学”的故事。“做的哲学”让巴蜀小学走向发展制高点。


这是我与巴蜀小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复杂而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韵味无穷的巴山蜀水和灿烂的巴蜀文化。正是这一方水土,80余年来,孕育着趋合时代、适应潮流的巴蜀教育……”伴随着我们漫步校园的节奏,马宏对巴蜀的介绍徐徐展开。


“成老师,您知道我们刚刚迈上了多少级台阶吗?”马宏的提问让我愣了一下,停下对这所学校的打量,“30步左右吧?”我说。“32步。”马宏说,“这是老师们对校园文化的用心设计,呼应着学校《建校宣言》发布的时间——1932年。”


我再次把目光投向那静静的基石。她接着告诉我:“1932年发布《建校宣言》时,首任校长郑重宣告‘教育是时代上继往开来的事业,他要趋合时代、适应潮流、发扬文化、扶植思想……在未来的时日中,他决没有止境’。”


看着马宏一脸的郑重其事又若有所思,我感受到她内心的笃定、满眼的自豪、肩上的责任,和对教育的敬畏、对未来的思考。在她看来,《建校宣言》是巴蜀小学的时空观、历史观和发展观,一开始就带着哲思而来;在我看来,马宏一直沿着时空的哲思,去寻觅继往开来、没有止境的答案


其一,在学校文化的土壤里,逐步生长起巴蜀小学“做的哲学”;又在时代的潮流里,让“做的哲学”更具现代性。用情用智梳理巴蜀历史,这是马宏上任后带领巴蜀人所做的第一件事。


有哲学家曾说,哲学是挂在国家客厅里的字画。如果学校也有个客厅,那么巴蜀小学的客厅在哪儿呢?又该挂着什么样的字画呢?马宏把目光投向走进校门后的左右两面校史墙,一面是传承墙,一面是发扬墙。墙上的画面和故事,都是学校80年历史的文化印记。学校的客厅大概就在这儿吧。32级台阶、校史墙、桥……成了马宏心中的一个个文化符号,成了巴蜀小学的隐喻。马宏将领悟到的巴蜀小学哲学基因进一步提炼为“做的哲学”。这一深植于学校文化历史土壤里的哲学,让学校传统成了“现在时”,继而又在“现在时”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其二,“做的哲学”是行动哲学,是实践智慧。马宏用浅近的话语来诠释和转化“做的哲学”,她的团队成员都耳熟能详,也常挂在嘴边、更“挂”在行动中的是这么几句话:“说得好听不如做得漂亮”“做了的才说”“在实践中系统探索”“以先进的思想立校,以创新的实践强师,以厚重的文化育人”。“做的哲学”彰显的是实践智慧,又彰显着马宏所执着追求的品格:择高处而立,但永远坐在大地上。巴蜀小学在理想之路上所取得的一切,都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


其三,“做的哲学”决不仅仅是做,更不是盲目地做,而是有思想的行动,是带着思想去实践。在巴蜀校园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做”成了巴蜀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前段时间在巴蜀开会,所有与会者顶着骄阳提前来到会场,一位副校长脚受伤了,也坐着轮椅赶来,会场清新,讨论热烈……看到这一切,我心里荡漾着真实的感动。但,这还不是“做的哲学”的全部。马宏进一步的解释是“带着思想去实践,实践之中出思想”“用思想立校,在实践中实现思想的跨越”。显然,“做”中充满思想的张力,思想让“做”更有深度更有亮度。思与做的结合,编织了一张意义之网,这张网就叫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


“做的哲学”是马宏所形成的巴蜀小学的办学主张,是学校之魂,是学校发展之纲。“做的哲学”的文化涵养着巴蜀人,它永远悬挂在校园的上空。


用“做的哲学”定义学校发展: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每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色扎根于它由来已久的教育使命和一方水土的文化滋养。由此,对教育便有诸多定义。不同的定义,体现了不同的理解及其理念,不同的理念引导学校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这一定义直抵教育内核,直指发展境界。


马宏告诉我,她从17岁实习走进巴蜀小学,多年来,在语文和品德学科教师、班主任、语文教导主任、鲁能巴蜀小学执行校长等不同岗位的历练,让她对学校质量管理有了全面了解,而她刚走上校长岗位后遇到的一件小事,则让她更坚定了思想立校的定位。


“2009年5月,学校‘六一’庆祝活动即将上演,那些精心挑选的学生,正在加紧训练。一次工作会上,辅导员关于还有其他同学也想参与演出的愿望的转达,引起了一场师生大讨论:‘六一’是少数人的秀场,还是每个学生的舞台?几经讨论,最终,活动改为人人上台的分年段庆祝活动。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兴奋地告诉我,节目形式和质量都是次要的,每一个孩子能公平地站在这个舞台,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说到这里,马宏停了下来,注视着学校醒目位置镶嵌着的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这便是马宏自己的定义,是她内心判断教育的根本尺度,是生长于巴蜀这片沃土的力量,是感悟理想召唤而对教育境界的向往。


想一想吧——今天,全校所有学生都是演员,都是舞台的主人,站在学校舞台的中央;以后他就会站在生活的中央,成为社会的栋梁。只有这样,学生的脉搏才会与祖国的脉搏一起律动。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深义正在于此。


其一,首先是“与学生”。巴蜀人一直记得,有一次升旗仪式上一个断臂的学生和他的班主任一起含泪升起国旗、校旗的感人故事。“与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关键是如何触摸到儿童生命的律动,感知他们的存在,感受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心自觉,与他们共生共长。在巴蜀,各种学情分析会是儿童立场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巴蜀教育的最高价值也共识在儿童立场。这便是这一定义独特的内涵与意蕴之一。


其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是师生心的交融,关系的互动,教育的共鸣。马宏认为,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经典的比喻,在巴蜀小学就成了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律动。这样的表述同样是感性的,却有了理性的内涵,以及关于身与心的学理上的探索,它既是方式,更是境界。马宏将之归纳为“因生而动,因律为美,美美与共”。这一定义同样是“做的哲学”在教育定义上的延续:首先是让学生的心动起来,心动了,有渴望了,有动力了,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发展才会真正有可能;其次是让教师的心也动起来,教师的心动,是情动,是辞发,是“捧着一颗心来”,无动于衷是不会发生真正的教育的。最关键的是,师生的心共同跳动,产生共鸣,“共同经历、彼此滋养”,编织成生命的奏鸣曲。这样的教育才是基于学生、生活、生命的,才是美的。


其三,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其目的是形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立德树人。他们不是赶时尚、追潮流,而是基于对巴蜀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深感“巴蜀型”学生培养只停留在简单律动上是不够的。在不断地寻找核心素养落地力量的真实行动中,巴蜀小学有了自己的校本化表达,那就是巴蜀儿童发展核心素养—公正诚朴、头脑科学、身手劳工、世界目光(“头脑科学、身手劳工”,引自1932年巴蜀《建校宣言》)。他们是从学校文化传统出发,在核心素养体系上打上巴蜀小学特有的文化印记,初步研制的“巴蜀儿童核心素养”坚守了国家要求,又突出了“真”与“动”的巴蜀精神。这是让巴蜀儿童的脉管里流淌历史的血液,又与世界脉搏、时代脉搏一起律动,让他们既站在中华文化的大地上,又站在时代、世界潮头。律动,向着未来;律动,为着民族和人类。这样的定义,怎能不是一种创造呢?


用“做的哲学”构筑课程逻辑: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对巴蜀小学的学术研究和团队建设我早有耳闻,但是,当课程研究室里坐满了来自校长室、课程部、学科组等部门的学术委员组成的课程研究团队时,我还是有些诧异。因为我们要研讨的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


马宏强调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自下而上实践创新丰厚教育思想”的紧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校长的她对课程的认识没有停留在一般认识上,而是深入课程内部,她要梳理出课程逻辑,由此道出课程之间的关系,拉出课程建设的线索,从而促进学校课程规范化、清晰化、结构化和科学化。学校特别重视目标与现实的关系,用“做的哲学”作为价值,不断反思自己的课改行动,用“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串起了这一逻辑,让课程与儿童生活、儿童心灵一起律动。从与会者的交流中,我看到课程成为了核心素养在巴蜀小学落地的载体、方式和力量。


马宏校长告诉大家,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全人发展”的系统规划。自2009年起,一年一个台阶,累加起来,就形成了系统而深入的巴蜀课改路径。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建系统,重实践,素质教育再起步。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自2013年以来,一方面紧跟国家核心素养研制的进程,加强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以“学科素养”提炼和课堂落地为抓手,探索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与转化,重点是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由此完成课程文化再构。如今的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中,强调基于儿童研究的学校文化再构,基于教与学方式变革的课堂教学文化再构,基于研究方式变革的教研文化再构,基于评价变革的学习文化再构。


巴蜀小学《建校宣言》中就曾提出,课程的源头在生活。生活,是课程之源,是课程逻辑的起点,也是儿童学习的目的,完整的生活、整个的课程才能培养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儿童。马宏在回望中寻找到课程的源头,让课程回到生活中去,让课程与儿童脉搏一起律动,儿童与生活脉搏一起律动。这才是巨大的落地的力量。


马宏在回望历史的同时,又前瞻未来,她说:假若我们把握了课程逻辑,那么落地的力量就更具综合性,更具统领性。她的思路是“不断打开学校”。打开,即开放、放开、解放。巴蜀课程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巴蜀课程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儿童放开手脚;巴蜀课程解放儿童的思维,解放儿童的心灵。在她看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变革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深处则是思维方式。因此,她认为课程综合化实施应当是基于儿童思维的,而项目学习之“桥”课程等,是为学生搭起跨界学习之桥、借用全球资源之桥、通向国际平台之桥,归根到底是搭起思维之桥。巴蜀小学的实践回答了,只有当课改的要求转化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课改才可能成功,也只有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变革,才能托起整个课改。我深以为,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将很有可能成为所有学校共同的主题。巴蜀小学正在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建构一种唤醒人的内在动力以改变现状的范式。



用“做的哲学”浸润教师:让实践者走向实践家


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需要漫长的过程。实践家的显著标志是研究,研究是实践者转化的关键因素。在巴蜀小学,我亲历过这样的转化。


经过一个学期,当再次走进巴蜀小学与老师们一起交流时,我发现更多的发言人是之前的提问者,以及一些新鲜面孔。老师们告诉我,学校以工作坊的教研形式,以行政扩大会为常态化研究平台,依托核心团队组成了15个律动研究室。通过每周聚焦一个小的研究点,团队在“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学习和共识中一起做,在实践和对话中进行研究。“今年学术年会,有15位教师代表上台演讲,分享研究历程中的经验或困惑。”马宏为老师们的成长感到骄傲和欣慰。

马宏将实践家定位于人。她不仅寻找课程这一落地的力量,更在寻找课程背后的力量。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只见课程、教材、教学,只管工作、活动、管理,而看不到人,那是技术至上主义的典型体现。而巴蜀青睐“安静务实办教育”。马宏善于透过这一切,看见人、发现人,发现人的意义和价值,进而鼓励人去创造意义和价值。这样,在“做的哲学”引领下,人才可能成为意义的存在,成为教育实践家。


实践家的成长需要舞台,需要没有天花板的舞台。这是一方教师自由成长和自由创造的天地、空间和平台。倘若“做的哲学”只是一种规定、一种限制,那是“做”不了实践家的,更“做”不了教育家。


搭起舞台就是赋予责任。马宏喜欢说:有的事没得选。“没得选”,这一充满重庆味的话语,是在表达这样的信念:巴蜀人在责任面前是无法选择的,是不需要选择的,那就是承担,那就是去做。正是这样的“没得选”,带来良好团队的形成,建构了向上向善的团队文化。在巴蜀,你随时可以看到公共服务岗,随时可以看到义工,随时可以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故事……公共责任,让实践者走向实践家。


搭起舞台必须开启教师们的空间。马宏说,要给教师以课改的空间,给空间就是给发展。一些学校往往将改革任务交给年轻教师,而巴蜀小学选择了一种看起来艰难的方式—大家一起做,所有人都可以承担。年轻教师有干劲要学习成长,中老年教师有韧劲更要学习成长,发挥学术核心的作用。其实中老年教师的成长自然而然会形成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事半功倍,这就是马宏说的:哪怕走得慢一点,但一定要走得远。同时,在巴蜀小学,所有的实践者都不是“苦行僧”,“做的哲学”不是苦干、死干的哲学,不是窒息人的哲学。在马宏看来,实践家应当有教育的情怀,有生活的情趣,“做的哲学”应当是有温度的。巴蜀小学是家的延伸,是一个大家庭。事业与友谊,让很多同事亲如兄弟姊妹。在巴蜀,大家说的最多的是“我们”。“我和我们”彰显了文化的特点,也生长起文化的力量。实践家在巴蜀小学也不是一个单数,而是复数。他们,不,是“我们”,撑起了巴蜀小学的那一片蓝色的天空。


搭起舞台要让学术唱重要角色。在巴蜀小学,学术年会是每个学年的品牌活动之一……马宏说,优秀教师理当以学术求真知,追寻学术方向,变“凭丰富经验教”为“用儿童立场来教”,讲究在实践中系统探索的学术基本态度和方式,讲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巴蜀小学,有学术委员会这样的管理机构,还成立了律动教育研究室,组织了各个学科工作坊,工作坊的坊主都有学术追求和学术研究的品质与能力。小学教师也要与学术结缘,学术,才可能让教师成为实践家。


就是这样,马宏用“做的哲学”定义教育,定义学校,定义课程,定义教师。其实,“做的哲学”本身就是对哲学的定义


马宏,一个定义者,一个教育创造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  ◆ 


【专家点评】


在马宏校长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有志于卓越和领航的校长所必须展现出来的素质和涵养。


其一,一个校长是否优秀,一所学校是否卓越,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校长对孩子的理解和态度,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品质和生命力。初遇巴蜀是在参加马宏作为领航班校长的办学经验交流会上,我被巴蜀小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快乐新颖的学校生活震撼了,并深陷其中。在学生模拟飞行项目学习中,我和同行的校长们着实做了一回巴蜀的小学生,与巴蜀的孩子们一起感受项目学习的快乐。“这是一位懂孩子的校长”成为我那次考察后对马宏的最深印象,而此前的接触中她带给我的更多的感觉是“充满激情、思路开阔和行动干练”。“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可以说是马宏校长30多年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也因此成就了巴蜀小学的独特魅力。


其二,哲学理念与理性行动的完美对接,反映了一位优秀校长的卓越领导力。在“教育是做的哲学”的理念之下,马宏和她的团队不断探索,孜孜以求“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课程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的课程整合、项目学习、主题教学、学生阅读等,都做得有声有色,凸显了巴蜀小学的内在品质。巴蜀小学的行动不是盲动和躁动,更多地来源于马宏及其团队的理性思索和对学术的静静守候,在此过程中他们完成了对教育改革“天气”和“地气”近乎完美的把握和对接。


其三,优秀的校长是懂得继承的校长,校长要有穿越时空的深邃,去不断挖掘一代又一代人所积累下来的思想宝藏,并学会用今天的眼光去擦亮它们。一棵树之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与它的根扎在什么地方、扎得多深是分不开的,学校和校长的成长也不例外。巴蜀小学和马宏校长的成长与成就是在巴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气息的涵养中完成了一次次蜕变与升华。在今天习惯于“三把火”革命的背景下,马宏和巴蜀的坚守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也是值得的。学校是以传承文化为重要使命的组织,而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是一场场毫无关联的改革能够达到的。马宏校长对巴蜀历史的责任感就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学生的责任感。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小学管理》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电话:010-82089976)。

如您喜欢本刊文章,欢迎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杂志哦!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16年第9期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精彩内容

     为使您不错过《中小学管理》已往推送的精彩内容,小编特将部分微信文章精选。

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后,再点击“进入公众号”,继续点击屏幕底端左下角键盘形状按钮“”,输入以下数字即可。


     输入“1”:查看陶西平的精选文章

     输入“2”:查看褚宏启的精选文章

     输入“3”:查看李希贵的精选文章

     输入“4”:查看沙培宁的精选文章

     输入“5”:查看柴纯青的精选文章

     输入“6”:查看孙金鑫的精选文章


     要查看《中小学管理》所有往期微信文章,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中的“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